当前位置:首页 > 电器回收 > 正文

无缝钢管连轧生产中连轧管机芯棒操作方式的改进

近年来,连轧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芯棒的操作方式、机架数量和结构形式以及连轧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按芯棒操作方式的不同,连轧管机可分为三种形式:浮动芯棒连轧管机(或称全浮动芯棒连轧管机),简称MM(MandrelMill);半浮动(或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德国人称MRK-S(MannesmannBohr-KontimillStripper),法国人称Neuval;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简称MPM(Multi-StandPipeMill)。无缝钢管连轧生产中连轧管机芯棒操作方式的改进  第1张

20世纪70年代前,连轧管机采用的是浮动芯棒连轧管机。其特点是轧制过程中对芯棒速度不加控制,轧制节奏快,每分钟可轧制4支甚至更多的荒管,但所轧荒管的壁厚精度稍低,容易产生“竹节”缺陷;设有脱棒机;工艺流程较长;芯棒的长度接近于钢管的长度。此种轧管机适合生产较小规格的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连轧生产中连轧管机芯棒操作方式的改进  第2张

半浮动(或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法国开始研制的工艺是当毛管由最后一个机架轧出时才松开芯棒,使其在轧制过程中具有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的工艺特点。芯棒随荒管向前运行至连轧管机出口的输出辊道,此时仍有约1/3长的荒管(尾部)包住芯棒前端。在轧制时,毛管尾端经常在倒数第二、第一机架出现轧卡(荒管不前进,打滑),或荒管被严重刮(划)伤。之后才发展为现有工艺,即在轧制过程中,芯棒在前半程不是自由的随同毛管前进,而是受芯棒限动机构的控制,以一恒定的速度前进。毛管的速度快于芯棒的速度,形成稳定的差速轧制状态,当毛管尾端脱离倒数第三个机架时,限动机构释放芯棒,像浮动芯棒一样由荒管将芯棒带出轧管机。

半浮动(或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的特点是所轧荒管的前端大部分(长度)的壁厚精度较高;轧制节奏较快,每分钟可轧3支甚至更多的无缝钢管;芯棒长度比浮动式连轧管机的短得多,比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略长一些。但是因为要从荒管中脱出芯棒,与浮动芯棒连轧管机一样,必须使用椭圆度较大的椭圆孔型,保证离开连轧管机的荒管内径大于芯棒直径,以便顺利脱棒,再加上荒管尾部有一部分是在芯棒浮动的状态下轧制的,所以其壁厚精度总体仍然不高。这种工艺至今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无缝钢管连轧生产中连轧管机芯棒操作方式的改进(二)_工程技术_制冷资讯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