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器设备更新时,既要考虑到其自然寿命,也要照顾到其经济寿命。仪器设备到了自然寿命的后期,由于老化,维修费用日益增加。依靠高额的维修费来维持仪器设备的自然寿命,不一定是经济的,合理的。因此,必须依据仪器设备维持费的多少来决定其是否应该更新,超过经济寿命而勉强使用,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理的。仪器设备的更新,要在加强调查,摸清情况,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更新计划。详细调查现在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性能和质量状况,由于设备陈旧、性能落后给医疗科研工作带来的影响。调查仪器设备的修理情况和修理费用,以及其折旧情况等。依据现有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根据医院的任务、规模、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院今后的发展方向。优先更新常规仪器设备。保证医院具有与其医疗、护理、预防、教学及科研相适应的必需的仪器设备。对专科仪器设备,不可盲目攀比,片面地追求高、精、尖。优先更新投资回收期短、投资效益好的仪器设备。
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各科室、各部门、各环节的必然联系,兼顾一般,还要分清主次缓急,抓住关键环节,尽力解决影响全局的仪器设备,同时要保证重点专科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用途、效率、价格等。要做好仪器设备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对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要通过资料调查摸清这一领域当前的世界水平,其次了解这一产品的技术性能,同类产品的比较,还要摸清其专利使用权,技术价值主要特征,毋及是否适合我们。有的医院,由于不重视仪器设备资料的收集工作,不能及时的调整更新计划,以致反复购人质量极差的产品,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引进国外的仪器设备是早已淘汰的产品,有的漏订或错订其相应的配套附件,以致长期闲置,无法使用。更新仪器设备时,还要考虑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和修理工作量,既要考虑仪器设备本身是否易于拆卸修理,也要考虑供方提供售后服务情况和有关的技术资料,零配件以及维修人员的培训等,售后服务也是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条件。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影响医院正常的工作。因此,对于售后服务没有保障的仪器设备,不应该购买。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仪器设备更新时,不能简单的对原有仪器设备以旧换新。应该有一种发展的观点。要有远见,以效能更高,结构更加完善,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的新产品来代替不能继续使用即将淘汰的新仪器设备。现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带有计算机的高科技产品。在更新医疗设备时,既要看到眼前的作用,又要考虑到今后的配套扩展,新选购的医疗设备*好能够利用软件升级;增加配套设备能够开发新功能。提高其利用率。医院各专科间的协作真正做到人闲机器不闲,降低内耗,提高经济效益和医疗效益。这样。才能有利于医疗设备的更新,及时引起先进医疗设备、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形成良性循环,使全院的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应有功能,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