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祎回收回收]中国在去年取代美国一跃成为全球靠前大汽车市场,堪称中国当代商业史上一大标志性事件。
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国的汽车产量从200万辆飙升至2000万辆。而购车成本大为降低,桑塔纳从18万降到7万,雅阁从30万降到20万……过去10年,是中国汽车业发展较快的黄金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高增长”。
同时这十年也是整个汽车产业链条向上下快速延伸的十年,4S店从无到有,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去年底全国4S店数量已突破15000家;成都车展的展馆面积从400平方米暴增到12万平方米,从一个售车集市到厂商发布新车的重要平台……行业红利激活了汽车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细胞。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全国一线城市限车的背景下,经历了黄金十年的汽车行业终于放缓了脚步,行业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微增长时代。然而,对于突然放缓的汽车行业,并不是链条上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肆无忌惮的扩张让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盲目的扩大生产让库存几近爆棚……行业未来究竟在何方?四川乃至西部在中国车市“正能量”的角色将如何演绎?汽车行业未来到底路在何方?
在第十五届成都国际车展召开之际,华西都市报记者历时近一个月深入调查,专访了数十位车界领袖、汽车专家,以数据揭示事实,以案例说明现状,从今天起为你解读汽车微增长时代带来的机遇与变革。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永红张飘逸李臣。
在高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之后,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同比、环比都在个位数徘徊。较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1%和2.9%,增幅创造了近年来的新低。
越来越多的汽车从业者相信,中国汽车业13年的高歌猛进已经结束,微增长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市场
从“猛增长”到“微增长”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7月的数据。产销量分别为143.71万辆和137.94万辆,同比微幅增长,而环比分别下降6.2%和12.6%。其中,销量降幅远超产量降幅,让人对行业的库存情况忧心忡忡。数据显示,7月末国内汽车企业库存水平为73.63万辆,环比6月上升了4.77万辆。
“放缓是必然的,近两年中国车辆销售已经达到峰值”。资深汽车业观察家汪云青看来,“销售量2200万-2500万辆就是中国车市的峰值,达到这个数量后,车市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去年车市就开始进入缓增长阶段,中国车市连续三年保持1800万辆销售量,增长速度过快,必然进入调整期。此后,可能更多的是微增长。”资深汽车专家、新华社高级记者张毅如是说道。
一汽-大众总经办公关科经理李鹏程则认为,出现“微增长”的较大诱因,是汽车市场受到来自中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他说,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明显放慢,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因素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意向。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短期内汽车产销不存在快速增长的动力。”李鹏程说,同时,汽车厂家增产扩能势头迅猛,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自主品牌销量下滑,一些地方推出的汽车限行限购政策,这些都使“微增长”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