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夏日天气炎热,游泳或其它水上娱乐活动大受欢迎,而水上娱乐活动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由于参与水上娱乐活动的人数众多,人体的汗液、尿液等会造成尿素超标,根据国家对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规定,泳池水中尿素范围应该控制在≤3.5mg/l的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则为超标,尿素超标不仅严重影响泳池水质,对人的皮肤、眼睛、头皮、呼吸道等产生刺激性,抵抗力弱的人容易感染红眼病、中耳炎、皮肤病等各种危害,对健康不利。
目前,解决泳池尿素超标的办法是对水进行整体更换和使用化学药剂。由于水上娱乐活动所需水量较多,整体换水会造成大量的水浪费;使用化学药剂在除尿素的同时也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最好的办法是对泳池水循环过滤,虽然水处理器能一定程度上在水循环过程中杀菌灭藻,但是不能除尿素,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内部腔室,外壳的前端具有连通内部腔室的进水口,外壳的后端具有连通内部腔室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伸向内部腔室的芯管,芯管的前端封闭,芯管前端部套装有外边沿延伸至外壳内壁的环形滤网,芯管位于环形滤网后方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外壳的内壁、芯管的外壁以及环形滤网的后侧面共同围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装有吸附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内部腔室后,首先通过环形滤网进入过滤腔,再透过吸附材料、滤水孔进入芯管,过滤后的水自芯管汇流送出,在通过过滤腔时,水中的尿素被吸附材料吸收,起到除尿素的作用。
环形滤网的前侧设有挡环,挡环上设有透水孔。挡环、环形滤网可使吸附材料保持在过滤腔内,水流可通过透水孔、环形滤网进入过滤腔。
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壳体、后壳体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吸附材料的更换。
所述前壳体、后壳体相靠近的部位均设有法兰,两法兰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连接螺母相连接。前壳体、后壳体采用法兰连接,拆装方便,可靠性高。
所述前壳体内靠近后沿的部位环布有多个限位块,挡环位于限位块的后方。限位块用于限制挡环的位置,前壳体、后壳体相对分开后,可以很方便的将挡环取出,方便吸附材料的更换。
所述前壳体包括第一直筒、第一锥筒、第一水管,第一锥筒连接在第一直筒的前端并且直径逐渐减小,第一水管连接在第一锥筒的前端。进入第一水管的水流通过第一锥筒分散到第一直筒与芯管之间的空间内,实现分散过滤,提高处理效率。
所述后壳体包括第二直筒、第二锥筒、第二水管,第二锥筒连接在第二直筒的后端并且直径逐渐减小,第二水管连接在第二锥筒的后端。第二直筒的直径较大,第二直筒与芯管之间的空间较大,可以放置更多的吸附材料,第二水管的直径较小,能够跟芯管保持一致,有利于水流的汇集。
所述芯管的前端设有锥形导流帽,锥形导流帽的尖端朝向前方。锥形导流帽用于分散水流,减小阻力。
所述芯管外环布有多条间隔板,间隔板的内外两条侧边分别与芯管的外周面、外壳的内壁相连接。间隔板将过滤腔分隔成多个腔室,吸附材料可以分散填装,避免出现空隙。
所述吸附材料为硅藻土。硅藻土对尿素、杂质等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可以应用在水循环系统中,实现除尿素、除杂质的功能,使用效果较好,工作效率较高;使用该过滤装置后,无需向水中施加化学药剂,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中的吸附材料可以更换,维护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a-a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b-b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部腔室;3、进水口;4、出水口;5、芯管;6、滤水孔;7、环形滤网;8、过滤腔;9、吸附材料;10、挡环;11、透水孔;12、前壳体;13、后壳体;14、法兰;15、连接螺栓;16、连接螺母;17、限位块;18、第一直筒;19、第一锥筒;20、第一水管;21、第二直筒;22、第二锥筒;23、第二水管;24、锥形导流帽;25、间隔板;26、水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该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具有内部腔室2,外壳1的前端具有连通内部腔室2的进水口3,外壳1的后端具有连通内部腔室2的出水口4。出水口4处连接有伸向内部腔室2的芯管5,芯管5的前端封闭。芯管5前端部套装有外边沿延伸至外壳1内壁的环形滤网7,芯管5位于环形滤网7后方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6。外壳1的内壁、芯管5的外壁以及环形滤网7的后侧面共同围成过滤腔8,过滤腔8内装有吸附材料9。吸附材料9可采用硅藻土或活性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材料;优选的,吸附材料9为硅藻土。硅藻土为ph值呈中性、安全无毒的材料,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硅藻土为多孔性构造,这种微孔结构使具有吸附过滤的特性,能够吸附水中的尿素、杂质等,滤除水中的悬浮物。
该具有除尿素功能的水处理器过滤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水流从进水口3进入内部腔室2后,首先通过环形滤网7进入过滤腔8,再透过吸附材料9、滤水孔6进入芯管5,自芯管5汇流送出,在通过过滤腔8时,水中的尿素被吸附材料9吸收,起到除尿素的作用。
参照图1,为了方便对环形滤网7进行固定,环形滤网7的前侧设有挡环10,环形滤网7可采用软质材料,以粘接的方式连接在挡环10上,环形滤网7还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利用挡环10压靠在吸附材料9上。为了使水能顺利进入内部腔室2,挡环10上环布有多个透水孔11。挡环10、环形滤网7可使吸附材料9保持在过滤腔8内,水流可通过透水孔11、环形滤网7进入过滤腔8,除去尿素和杂质。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包括前壳体12、后壳体13,前壳体12和后壳体1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前壳体12、后壳体13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吸附材料9的更换。前壳体12、后壳体13相靠近的部位均设有法兰14,两法兰14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15、连接螺母16相连接;前壳体12、后壳体13采用法兰14连接,拆装方便,可靠性高。前壳体12内靠近后沿的部位环布有多个限位块17,挡环10位于限位块17的后方;限位块17用于限制挡环10的位置,前壳体12、后壳体13相对分开后,可以很方便的挡环10将取出,方便吸附材料9的更换。
参照图1、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前壳体12包括第一直筒18、第一锥筒19、第一水管20,第一锥筒19连接在第一直筒18的前端并且直径逐渐减小,第一水管20连接在第一锥筒19的前端;进入第一水管20的水流通过第一锥筒19分散到第一直筒18与芯管5之间的空间内,实现分散过滤,提高处理效率。后壳体13包括第二直筒21、第二锥筒22、第二水管23,第二锥筒22连接在第二直筒21的后端并且直径逐渐减小,第二水管23连接在第二锥筒22的后端;第二直筒21的直径较大,第二直筒21与芯管5之间的空间较大,可以放置更多的吸附材料9,第二水管23的直径较小,能够跟芯管5保持一致,有利于水流的汇集。
参照图1、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芯管5的前端设有锥形导流帽24,锥形导流帽24的尖端朝向前方;锥形导流帽24用于分散水流,减小阻力。芯管5外环布有多条间隔板25,间隔板25的内外两条侧边分别与芯管5的外周面、外壳1的内壁相连接;间隔板25将过滤腔8分隔成多个腔室,吸附材料9可以分散填装,避免出现空隙。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可以结合具有杀菌功能的水处理器26使用,使出水口4与水处理器26连接,如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水处理器26的前置处理装置,水流首先进入本实用新型,经过本实用新型除尿素之后,再进入水处理器26杀菌灭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