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补贴下拨后,企业拆解成本会明显下降,废电回收价格也将有所提升,但要生产线正常运转,还需要足够有效的废电回收渠道。
对于处理费用的负担,日本是由消费者承担,但目前在中国还不太可能实现,环保意识强化到日常行为,并为此增加支出,还需要较长的等待。
近日,有消息称,我国第二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制定工作将于近日完成,回顾2014年初将正式公布。小家电、手机、复印机、打印机等保有量和报废量大的产品有望入围。此前不久,财政部、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通知,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等政策。包括将已建成的优质处理企业纳入基金补贴范围、明确基金补贴企业退出规定等,还公布了第三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共有28家企业入围。获悉,此前两批名单共有64家企业入围。首批6.3亿元基金补贴也已经下拨,被视作我国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正式步入制度化**。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制度的实施给企业产生的压力以及持续性心存疑虑。
企业收到首批补贴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理论报废量是5000万台,报废量年均增长率为20%,预计到“十二五”末年报废量将达到1.6亿多台。
2012年7月1日,国家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开始针对厂商定额征收彩电13元/台,冰箱12元/台,洗衣机、空调7元/台,电脑10元/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补贴相关企业对上述五类废弃电器的拆解,补贴标准为彩电85元/台,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空调35元/台、电脑85元/台。